一、促进外资增长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主要做法:
(一)摸清家底,了解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全面客观的摸底,加大服务力度,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有效地增强了落地企业的投资信心。如及时协调解决富士康公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停水、停电问题。
(二)加强外资项目跟踪服务。建立、完善重点项目联系推进制度,与各县区、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和联系。切实抓好华润电力、恒鼎实业的投资情况,持续跟踪六盘水世纪远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六盘水益丰尚上怡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资金到位情况,为今后利用外资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对外经贸易交流合作。积极收集推荐全市利用外资项目上报省商务厅参加各种招商推荐对接会,为寻求新的合作空间创造条件。
(四)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一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审批,设立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等。二是积极完善代办服务体系,做好代办服务工作。对引进项目的立项审批、注册登记、开工建设、生产经营等各环节手续实行全程引导、代办、协调。三是做好服务承诺,对相关工作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四是利用好外来投资优惠政策。
(五)制定相关招商引资政策。部分开发区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政策。如钟山经济开发区2017年2月出台《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在财税、标准化厂房、服务方面等制订了优惠政策。红果经济开发区印发《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支持园区主导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2017年5月24日起实行,该《意见》从金融、财税、用地优惠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了支持。
取得的成效:
(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批外资企业纷纷入驻我市,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我市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有:华润电力、恒鼎实业、久泰邦达、大润发、百盛、国贸、高源飞、远景农业等,投资涉及煤炭开采加工业、电力、制造业、农业、商业企业和服务业,资金来源主要为香港、台湾、美国、新加坡等。
(二)外资企业促进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解决了劳动就业。从2016年外商年度投资经营信息联合报告情况来看,我市外商投资企业2016年纳税总额为11114.16万元,解决劳动就业6513人。
(三)利用外资增长稳定。2017年1-7月,我市吸引利用外资保持了快速发展,1-7月实际利用外资24456.65万美元,同比增长23.24%,完成省年度目标任务的67.94%,占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8.14%。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全省排名第二,增速第五。新增外资投资企业3个,同比增长50%,占2016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个数的75%。
二、促进外资增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够。开发区作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各产业园区配套生产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木岗产业园区、盘北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有重大突破,但园区内供水供电供气生产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满足不了园区企业的正常建设和生产。
二是融资难。受经济下行和市场原因影响,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致使企业运营艰难,融资困难问题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如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贵州高源飞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六盘水益丰尚上怡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因外资迟迟不到位,国内又无法贷款,企业正常经营受到影响。
三是用工难。企业普遍反映在我市难以招到“中高级管理、科技、营销人才”、“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加之交通不便利、待遇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留住很难,普通员工不稳定、流走快。
四是成本高。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配套不足,部分企业生产原料需从外省购入,物流成本高,推高了产品成本,削弱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三、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各级政府与产业园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产业园区配套生产生活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根据园区主导产业和企业需求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进度,切实增强园区招商引资竞争力,更好地吸引外资企业的投资。
(二)促进全市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充分利用六盘水海关、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六盘水办事处、国家外汇管理局六盘水中心支局等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发展,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体制和做法,在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
(三)加强经贸洽谈及考察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与东南亚、东盟等国家的经贸往来。借助厦门投洽会、广州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平台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向客商推介本地投资项目。积极开展对韩国、瑞士、法国利用外资项目推介工作。
(四)培养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围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引进重大项目。大力扶持外商投资大型骨干企业,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促进新领域利用外资,重点推进融资租赁、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公路、航空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